本市计划储备万袋冷冻血
本市将与其他省建立调血机制
今年已调进近8000袋血
本报讯(记者李洁) 为解决医疗用血量的逐年攀升、填补每年数月的献血淡季“亏空”,本市计划利用零下80摄氏度的大冰箱储备冷冻血1万袋,以备缺血时使用。此外,本市还将与其他省市建立血液调剂机制。
市血液中心主任刘江昨天介绍说,目前本市计划储备冷冻血1万袋(每袋200毫升)。在淡季,如果一天解冻100袋补充临床用血,可以连续补充100天,正好是3个月淡季。
据介绍,冷冻血技术早在1975年就引进到我国。市血液中心此前主要用于稀有血型也就是Rh阴性血的保存。用冷冻技术大量保存常见的Rh阳性血是从去年夏季开始的。
与此同时,本市还将与邻近省市建立调血机制。据介绍,本市今年已经从山东、河北进了7000到8000单位的血,但这项工作尚未建立长期固定的调剂机制。
刘江解释说,这一机制也需要冷冻技术提供支持。“血液调剂是解决一个地区血液短缺的办法之一。”刘江谈道,但真正能进行调剂的时间不是北京的采血淡季,而是采血旺季,因为北京七八月份出现采血淡季时,我国多数地方也都是采血淡季。
另外由于运输等问题,这种调剂不可能在距离非常远的省际进行,相邻省市间气候差不太多。所以在旺季时,其他省采血多了,可以调剂一部分冷冻起来。
●背景链接
本市每到冬季和夏季,受天气影响就会出现街头采血淡季,为期将近6个月。为了建立血液采集的长效机制,市血液中心决定启用一些技术性措施。其中最主要一项就是冷冻血技术。目前血液只能保存35天左右,而冷冻血可以保存10年。
冷冻血的学术用语是冷冻红细胞技术,1956年起源于美国,1963年开始陆续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应用,我国于1975年引进这项技术,北京血液中心率先应用,主要用于稀有血型的保存。也就是Rh阴性血的保存上。用冷冻技术大量保存普通Rh阳性血是从2010年六七月份开始的。
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