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  |  注销  |  V3手册

高铁将建人脸识别系统被指侵犯隐私遭质疑

2012年05月07日 15:57      18    收藏

  网友:拜托,别把好人当逃犯扫

  羊城晚报记者尹安学 实习生王琼慧

  今后坐高铁,逃犯将无处可逃? 本月20 日开始,铁道部门将公开招标,在京沪高铁三个站点使用人脸识别系统,只要乘客进入高铁站,其相貌就通过摄像头进入该系统, 迅速完成身份识别,以便警方掌握重点人员的动向。

  此消息一出,立即引发网友热议:以后坐高铁个人隐私还有保障吗? 有网友诉苦:咱就出个门,为何一定要受这么多罪呢?

  铁道部门被指滥用高科技

  公开招标的人脸识别系统,按计划将在京沪高铁线路上的上海虹桥、天津西和济南西三个车站率先使用。届时,无需乘客配合,通过车站内的摄像头,即可完成对乘客人脸图像的采集、检测、建模,然后通过系统,自动与警方掌握的重点人员数据库进行人脸特征的比对识别,当相似度超过设定阈值时,系统自动报警,便于警方立即掌握重点人员的动向、行踪。

  有网友赞扬,说使用这技术后,自己坐高铁就不用担心有人搞破坏了。不过,多数网友表示不解和反对。

  有网友调侃:“这不算高科技了,铁道部门应当采用双眼虹膜识别技术,犯罪分子除非把眼睛抠掉才能躲过检查。”

 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,根本没必要花钱弄这个系统。“以前就觉得坐高铁票价贵,现在还搞这么复杂的系统,还要不要人坐高铁了? ”

  网友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

  很多网友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,会因为这个人脸识别系统而被泄露。

  网友刘中华说:“我们去坐高铁,应该享受铁路部门的优质服务,但你们却把我们都当坏人,一个个比对个人信息,这些信息能否保密,如何使用? 我们信得过你们吗? ”

  广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兴桂教授认为,“公共部门不能以公共安全为名,去损害个人权利,这是不合适的。”

 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,不同于以往的指纹信息,以人脸作为辨识标准,更易造成人们的不安。“如何保证个人信息的安全, 防止个人信息被泄漏、甚至被用来买卖交易? 这是值得讨论的。”

  17日,记者致电铁道部宣传部、建设管理司、发展计划司、科学技术司,相关人员都说不了解人脸识别系统的情况; 对于民众担忧个人隐私被泄露,他们都拒绝回应。

  人脸识别系统已广泛应用

  记者了解到,2006 年, 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就曾引进了静态取相的人脸比对识别系统。新系统投入使用一个多月,就抓了近百名疑犯。现在,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范围已经相当广泛,除了人们熟悉的门禁、考勤系统外,在公共安全方面,包括用于公安、边防口岸、机场、安防等都有应用。

  2008 年北京奥运会是奥运史上第一次运用人脸识别技术, 证明实名制的入场券确是你本人。2009 年,首都机场工作人员通道启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, 对进出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, 防止他人冒用员工证混入机场控制区。2010 年,广州高考考场首次启用人脸识别系统。2011 年,北京天坛医院安装人脸监控设备,用来挂号“黄牛党”。

  17 日,科普网站“果壳网”刊文称,高铁新安装的逃犯识别系统效果如何,就像铁路网上订票系统一样,还得通过实践的检验。

  网友解读

  阳光云彩2662:这样好,中国的犯罪分子不能坐高铁了。哈哈,对我们来说多了份安全。

  懒猪ZX:别把好人当逃犯抓就可以! 其他的,没什么特别吧!

  藏在阳光背后: 大千世界长得像的人多了, 抓不抓得到罪犯先不说, 只要不影响中国公民出行就是万幸了。

  tanzen:即使整容,也能够被识别? 表示怀疑!

  娃娃要桃花朵朵开:高铁售票可以采用人脸识别, 也能为丢票的旅客带来不小的方便, 不用原价补票。

  清纯无情张小妞:哈哈……第一次感觉到法网恢恢。

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
分享到: 更多
读完这篇文章后,您心情如何?

Copyright(C) 泽元新闻网 2007-2018 All Rights Reserved. 京ICP备000001号